踏上大庆地名“探寻之旅”

大庆日报

|

2020-08-04 06:30:46

  原标题:跟随地名一睹大美百湖

  踏上大庆地名“探寻之旅”

  1

  不久前结束的2020年全国高考,《中国地名大会》成为了全国新高考Ⅱ卷作文题目的蓝本,受到广大网友热议。

  作文题目如下: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无论读书还是行路,我们都会与地名不期而遇。有些地名很容易让你联想到这个地方的自然特征、风土民情、历史文化、著名人物等;有些地名会唤起你的某种记忆与情感,或许是一段难忘的故事,又或它对你有着特殊的意义。

  电视台邀请你客串《中华地名》主持人。请以“带你走近 ”为题,写一篇主诗词……

  不忘来时路,方知向何行。地名作为一种文化符号,集聚了不同历史时期人类的智慧、美德、精神,蕴含着深厚历史文化因素和丰富的人文价值情怀,这也许是吸引出题人关注的原因吧。作文题目引导考生以优美的笔墨描绘地名背后的自然特征、风土民情,展示其历史文化、人物传奇,通过寄情于景抒发爱国爱家的思想情感。

  如果您是一名大庆考生,又会如何作答,以地名为线索,介绍我们这座城市?

  2

  地名,大地的符号。

  它是一种文化现象,也是人类历史的活化石。

  在大庆两万多平方公里的热土上,地名,是最凝练的表达方式,承载着岁月的印记。

  对大庆而言,短短一个地名,背后故事,三天三夜说不完。

  当我国首档大型地名文化节目《中国地名大会》火爆荧屏时,《铁人传》作者孙宝范受邀为现场选手出题,带观众探寻“大庆”背后的铁人精神,触摸地名里最硬核的“中国精神”。

  在节目现场,孙老说:“地名承载着丰富的文化信息,是一个地方的符号和名片;地名接续着千百年的情感传承,是游子心中那条回家的路。”

  短短5分30秒,全国观众重温了那段弥足珍贵的岁月,了解到“大庆”名字的来历,人们再次被大庆精神、铁人精神震撼。

  著名作家、民俗专家冯骥才说:“地名,有着和生命一样的丰富和深刻的含意,一个地方有了地名,才算是真正的诞生。”

  没错,地名中有一种凝聚力、亲和力,是一个地方文化的载体,一种特定文化的象征,一种牵动乡土情怀的称谓。

  一方水土养育一方人,不同地名,串联起不同的风土人情,如一粒种子,深植在每个游子心中。

  3

  大庆的地名,有些,或许耳熟能详;有些,或许鲜有耳闻。

  在大庆,有些地名,颇具诗意,如萨尔图,那是“月亮升起的地方”。

  在大庆,有些地名,因油而生,如乘风庄,登峰村,杏树岗……

  在大庆,有些地名,有时代烙印,如解放村、向阳村、丰收村……

  在大庆,有些地名,承载着“红色记忆”,如六烈村,祝三乡,希程村……

  它们背后,有哪些故事?承载怎样的时代印记?寄托着怎样的文化?

  本期读本,我们采访到大庆文博、民俗、非遗等文化领域的专家学者,带大家开启“探寻大庆地名之旅”。

  或许,许多人不知道,我们深爱的、生活着的地方,原来有这么特别的来历。

  4

  “我是谁,我从哪里来,我向哪里去?”这是古希腊哲学家提出的基本哲学问题。

  而这,也是贯穿我们研究本期读本的一条隐藏线索。

  从地名,看文化,读懂历史。

  在大庆,每一处地名,都承载一段历史,也是大庆人情感的寄托。

  今天,我们展开一幅大庆地名画卷,唤起大庆人的集体记忆;

  今天,我们讲大庆地名故事,挖掘背后的来龙去脉,呼唤故土情结,家国情怀;

  今天,我们带大家感知大庆地名之美,让更多的大庆人爱上大庆的每一寸土地,对自己出生、成长的土地,发自内心产生一种情感。

  捧读本期读本后,你会说:“哦,原来大庆这么多地名的背后,还有如此有意思的故事,沉淀了这么厚重的文化!”

  5

  有一种文化的印记,铭刻在大庆的历史长河里,有一条滚烫的血脉,根植于大庆人的温热胸襟里。

  是地名,见证了大庆的生生不息,我们沿着地名的路标走来,踏上了对大庆地名传承与演变的寻根之旅。

  以地名为载体,聚焦地名背后蕴含的文化,激发大庆人对脚下这片土地的集体共鸣。

  溯本追源,从最初,重拾一段文化记忆。

  此刻,让我们对大庆地名进行一次丈量。

  历史的长河里,大庆人心中的那一个个地名,在你我心中站成一棵树,诉说着永恒的主题。

  城市从何处来?

  从大庆的地名中,可以找到答案。

  文/摄 大庆日报记者 徐子晴 刘为强

特别声明:除大庆生活网署名文章外,其他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大庆生活网立场!

相关推荐

关于我们 | 人才招聘 | 权利声明 | 广告中心 | 联系我们

大庆生活网&大庆全媒体运营中心版权所有|本地最新、最快、最全面的资讯发布平台

中华人民共和国信息产业部ICP/IP备案中心:黑ICP备07000001号-1|互联网信息服务许可证:23023120600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