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餐后恶心呕吐 14岁女孩“鬼门关”走一遭

大庆晚报

|

2021-04-07 05:24:42

  原标题:恶心呕吐,本以为是胃肠感冒,陷入命悬一线境地

  14岁女孩“鬼门关”走一遭

  恶心、呕吐,在很多人的印象中,这些都应该是胃肠感冒的症状。就在前不久,一名14岁的女孩小佳(化名),就因为出现了上述症状生命游走在危险的边缘。

  聚餐后恶心呕吐

  “大夫,快救人!”前不久的一天清早,油田总医院急诊科安静的走廊里,突然传来了阵阵呼救声。家长抱着一位昏迷不醒的女孩,急匆匆地冲进了诊室。

  孩子看上去十多岁,紧闭双眼,失去了意识,到底发生了什么事呢?

  通过询问,医生得知,女孩小佳今年14岁,前两天聚餐后,回家就出现恶心、呕吐、口渴等症状,按照胃肠道感冒进行了点滴。

  治疗期间,饮用“糖水”后,孩子突然出现了意识模糊等症状,随后被家人送到了医院就诊。医生查体后发现,女孩已陷入昏迷状态,血压下降,四肢冰凉,皮肤发花,呼吸困难,瞳孔也有些增大了。说她徘徊在生死线上,一点儿也不夸张。

  初步判断,小佳应该是“糖尿病意识不清”,立刻转入内分泌科紧急抢救。

  病情加重转入ICU

  内分泌科医生立即展开积极救治,可小佳的病情太重了,此时此刻,需要更高级的生命支持。经过ICU医生的综合评估后,小佳被转入重症监护病房进一步抢救。

  从活蹦乱跳的健康少女,到躺在ICU命悬一线,从急诊到入院抢救,前后90分钟里,医护人员们展开了一场生死营救。

  重症监护病房内,所有检查都以最快速度完成。

  此时,小佳严重高血糖、高血酮,脱水及休克,存在致命的酮症酸中毒,同时还出现了明显的脑水肿、昏迷状态,并且合并严重感染。结合所有临床表现以及急诊化验,均提示“病情危重,随时有生命危险!”

  “请儿科内分泌专家会诊,快,要快!”原来,糖尿病合并重度酮症酸中毒的治疗,专业性非常强,又考虑到小佳的年龄不满14周岁,同成人治疗存在很多区别,ICU特向儿科申请了专家会诊。

  48小时创造奇迹

  与此同时,油田总医院门诊部里,儿科专家门诊儿童内分泌专家、副主任医师李锦兰,正在忙着为患者出诊。

  8时40分,会诊电话打了进来。

  听了病情介绍,李锦兰的心猛地一紧:“这孩子太危险了!”通过电话与病房医生沟通,了解到了病情变化后,她与李晶主任沟通,在其指导下及时调整治疗方案,分析研判可能出现的情况,并指导儿科医生刘丽丽、魏红娟和ICU医生下一步用药。

  有效了!经治疗,小佳的血压恢复正常,血糖有所下降,但仍处于昏迷状态,心率很快。代谢性酸中毒没有明显好转,而且反复高热。

  儿科内分泌专家根据病情重新计算补液方案,调整胰岛素用量,升级抗生素,交代注意事项,制定了一整套治疗方案。第二天早上,小佳的休克得到纠正,呼吸和意识状态有所好转,血糖继续下降,酸中毒也好多了,但仍然有些迷糊躁动。儿科根据情况,再次计算补液方案,调整胰岛素用量,维持内环境稳定。

  最终,在大家的努力下,小佳意识逐渐清醒,心率、血压、呼吸等生命体征恢复正常,酮症酸中毒完全纠正,血糖趋于平稳。

  第三天,小佳病情平稳,转入儿科进行进一步治疗。

  最小患儿不到两周岁

  随后,记者采访了儿童内分泌专家李锦兰。

  她说,很多青少年,甚至儿童都有可能患有糖尿病,或是潜在糖尿病群体。临床中,接诊到的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患儿,最小的还不到2周岁。

  儿童糖尿病是由于胰岛素分泌不足所引起的内分泌代谢疾病,以碳水化合物、蛋白质及脂肪代谢紊乱为主,引起空腹及餐后高血糖及尿糖。临床表现为“三多一少”,即:多饮、多尿、多餐和体重减少。李锦兰说,近些年,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小儿Ⅱ型糖尿病发病率有所提高。尤其是疫情防控期间,广大青少年足不出户,导致进食增多,运动减少,催生了一大批超重孩子。而肥胖儿容易出现胰岛素抵抗,进一步发展就会出现Ⅱ型糖尿病,这也给儿童糖尿病的防治埋下隐患。

  “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是糖尿病的急性并发症之一,最常见于Ⅰ型糖尿病。而Ⅱ型糖尿病多起病隐匿,症状相对较轻,但多伴有肥胖。李医生提醒道,不论是几型糖尿病,也不论发病急还是缓,它的危害都是非常严重的。糖尿病会引起多系统损害,病情严重或应激时,可以引起急性严重代谢紊乱。家长一定要及早认识和关注儿童糖尿病,早发现早预防早治疗,切勿任其发展到危及生命的地步。由肥胖引起的儿童Ⅱ型糖尿病,在早期,通过生活方式干预(饮食、减肥、运动等管理),多数都能起到良好的效果。

  大庆晚报记者 陈经宇

特别声明:除大庆生活网署名文章外,其他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大庆生活网立场!

相关推荐

关于我们 | 人才招聘 | 权利声明 | 广告中心 | 联系我们

大庆生活网&大庆全媒体运营中心版权所有|本地最新、最快、最全面的资讯发布平台

中华人民共和国信息产业部ICP/IP备案中心:黑ICP备07000001号-1|互联网信息服务许可证:23023120600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