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庆市机动车停车场管理条例》治理效果明显
原标题:《大庆市机动车停车场管理条例》治理效果明显
新规实施让行车人更文明
交通状况,可以直观体现一个城市的文明程度。要打造良好的交通秩序,离不开每一位交通参与者的点滴努力。
近年来,相关主管部门不断推出了一系列举措,提升城市道路交通文明程度。
从3月1日开始施行的《大庆市机动车停车场管理条例》,使治理停车难、停车乱有法可依、有章可循,促使交通文明更快提升。
新规颁布治乱停
随着机动车的增多,有车一族最头疼的事情,就是车位难寻。有时,每到周末出行高峰期,要花很长的时间来寻找车位。
但是,比起这事儿,更让人头疼的是,有时明明看到有空车位,车却停不进去。因为,有一些车主停车时不讲文明,不管不顾。车身或是歪斜,或是压线,一辆车占着两个车位。
家住高新区的林先生告诉记者,开车出行时,他最不能接受的就是不守规矩停车。而且,这种行为时常就会遇到。
林先生说,自己有一次去商场购物,绕了好几圈都找不到车位,却在这一过程中看到有3辆车占了5个车位,过往司机都气得直咬牙,却也没办法。
以往,对于这样的不文明行为,相关部门也没有什么办法治理,因为,人家的车毕竟停在了车位里。
从3月1日起,有一部新规开始施行,专门治理这种不规范停车的行为。
据了解,《大庆市机动车停车场管理条例》中第39条就明确规定,在公共停车场、路边停车泊位,需按照行车泊位内箭头指示方向停放车辆。
并且还规定,在停车泊位标线范围内停放车辆,车身及载货物不得超过停车泊位标线。
对于未按照上述规定停放车辆的,依照大庆市机动车停车场管理条例中的相关规定,责令改正,并处以100元罚款。
3月18日,记者从市交警支队获悉,自3月1日《大庆市机动车停车场管理条例》实施以来,全市(含四县)共处罚违停3195例。
医院禁停区没车了
众所周知,医院前的黄色网格区域是明令禁止停车的,这片区域也被称为“生命通道”,是专门用于急救车辆停放的。
然而,一些前往医院就医的市民,却不管不顾,有时车位紧张,就直接将车停在禁停区,人下了车就扬长而去。有的车直接挡住了急救车,更有甚者,还有人直接将车堵在了急救车车库的门口。以往,本报对此类现象进行过报道。
那么,这种现象现在是否存在?
3月17日下午,记者来到油田总医院,分别在急诊和住院部楼前看到,所有黄色网格区域没有任何的车辆停占,生命通道畅通无阻。
市民张女士称,以往来医院,常看到有私家车占用急救通道。现在,每次来医院,门前的禁停区域都干干净净。这也反映了市民的文明素质越来越高,这背后,相关部门也付出了诸多努力。
商场前停车更规范
提升营商环境,是一个城市经济发展的重要任务。商场周边的停车问题,更是直接影响着商场的营收情况以及顾客的满意度。
东城区的新玛特商圈,一直以来都是大庆市民休闲娱乐的首选之地。每到节假日或周末,商圈周边便经常会出现难寻车位、道路拥堵等情况。一些禁停区域更是被车辆占用,继而导致交通不畅。
为进一步优化商场周边的营商环境,相关部门持续对新玛特周边商圈进行规划和治理。
记者在此前的走访时看到,交警整治违停行为,并且重新规划了停车区域,增划了停车位。
经过有效治理,商圈周边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来购物的车辆都有序地停在车位里,车头朝向一致,十分整齐。禁停区域没有车辆乱停,路口通畅了。通过治理,车多时,这里也不拥堵了。
市民叶女士说,以前,想去新玛特商圈购物,但一想到那里停车位紧张,心里就打怵。现在好了,乱停的行为没有了,车位也多了,再也不用花很多的时间来停车,也不用担心车辆会被剐蹭了。
一位执勤民警说,商圈周边交通环境的整治十分重要,既影响着市民出行的幸福指数,同时,作为城市窗口,也从侧面反映出城市的文明程度。
随着新规的实施,治理手段越来越有效,人们的素质越来越高,相信,大庆的城市交通环境会越来越通畅、和谐……
策划/刘诚 文/摄 大庆晚报记者 葛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