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费快车乘风而来 市民“上车”前请系好“安全带”
原标题:乘消费快车,请系好“安全带”
一
市民任女士逛某直播平台,相中一款“大牌撤柜”包。主播在直播时信誓旦旦地说包是正品,“包装、吊牌一应俱全”。
抱着“不买就是吃亏,抢到就是赚到”的心理,任女士下了单。一次聚会,同学背了个同款包,两人一比较,发现任女士的包内衬上少了个金属标签。
任女士把包拿到专柜验货,果然不是正品。再去找商家,商家却说她已经使用了一段时间且摘了吊牌,不能退货。
近几年,随着消费不断升级,购物渠道也在不断扩宽,越来越多的人开始青睐于网红直播带货的购物方式,但直播带货这一新兴的消费模式也带来了“参与销售主体多且责任不清晰”“涉嫌虚假宣传”和“售后维权难保障”等新问题,侵害消费者合法权益。
那么,直播带货的商品出现质量问题,消费者如何维权?主播、商家、直播平台谁来担责?
二
疫情之下,网络消费蓬勃发展,传统消费深受打击,实体经营者也在谋求生存之道。
不少商家推出办理会员充值卡这种预付式的消费体验,消费者在商家充值不同金额的预付款,能享受到不同的折扣优惠,这种消费方式吸引了不少消费者。
但预付式消费的提前支付性增加了消费者的单方风险,极易引发纠纷。有些商家只管销售,不管售后,收了钱就变脸,脸难看钱难退,甚至还有部分商家跑路,或者门店转项经营,单方面作废服务合同。
那么,如何避免“入坑”预付式消费?消费者权益保障困局如何破解?
三
随着互联网经济的兴起,数字化浪潮正在带动新业态经济蓬勃发展。以网络购物、新零售等为代表的新型消费规模不断扩大,不仅有效保障了居民日常生活需要,也推动了国内消费恢复,促进了经济企稳回升。
各类新业态新模式的涌现,在不断改变国民消费习惯的同时,也不断出现侵害消费者权益的新问题。除了一直存在的假冒伪劣、虚假广告、价格欺诈等现象,个人信息被倒卖、泄露,交易合同中设置隐形条款、不公平条款,维权举证难度大、成本高等维权痛点层出不穷。
此时,保障消费环境的安全性,保护消费者的安全权再次被提上新高度。
四
中消协把今年全国消协组织消费维权年主题确定为“守护安全畅通消费”。
重点围绕预付式消费、个人信息保护、网络直播营销、汽车消费维权、农村消费维权、制止餐饮浪费等消费领域热点难点问题加强法律理论研究,积极参与立法立规和标准制定。
重点关注共享式消费、在线教育培训、长租公寓、直播带货、社区团购等新兴消费业态和消费模式,加大对违法失信行为、不良营商手法、显失公平格式条款等问题的监督力度,推进消费领域规则建设和完善。
守护安全是畅通消费的重要基础,畅通消费则是守护安全的价值追求。打通关键堵点,保障消费畅通,推动消费在安全轨道上实现高质量发展,才能为更高水平经济循环提供强劲动力。
五
毫无疑问,保护消费者合法权益是法律赋予消协组织的神圣职责。消协组织要认真履行对商品和服务进行社会监督、保护消费者合法权益的职责,充分发挥消费维权社会平台作用,凝聚全社会力量,营造安全便利的消费环境,让消费者能消费、愿消费、敢消费,激发消费潜力,促进消费增长。
保护消费者合法权益更是全社会的共同责任。需要凝聚立法、司法、行政、社会组织、媒体等各方力量,推进构建新时代消费维权共建共治共享新格局,推进消费者权益保护能力和水平提升,以适应维权工作新形势、新挑战。
消费者更是新时代消费趋势的推动者。在合法权益受到侵害时,要勇于依法维权,不做沉默者、不做“受气包”;在关注个人权益的同时,也要关注消费者整体利益,通过投诉、举报,积极行使监督权、建议权,督促经营者守法经营,以点滴行动促进消费环境改善。
中国消费市场复苏,一列列消费快车正在乘风而来,有幸“上车”的您请赶紧系好“安全带”——紧握法律武器,学会依法维权,让315不仅停留在3月15日这一天,而是一年365天。
大庆日报记者 吴金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