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联通办业务被强制下载APP 此举侵犯了消费者自主选择权
公司推出新“家规”,取号还有“规定动作”——
到联通办业务被强制下载APP
此举侵犯了消费者自主选择权
到营业厅或服务大厅办业务,首先要取号排队,大家都理解。然而,如果对方说:“你想办业务,就必须得先下载一个APP来取号。”你会作何感想?
近日,银河太阳城小区居民张先生,前往中国联通的营业厅办理业务时,就遭遇了此事。他原本是去办理拆机业务,也被要求在其装着中国移动手机卡的手机上,下载了中国联通的APP。
3月31日和4月1日,针对此现象,记者走访了我市多家联通营业厅。
原本办理注销 却被要求下载
3月30日,银河太阳城小区居民张先生到位于开发区的中国联通智慧生活馆办理宽带拆机注销业务。刚一进门,工作人员便要求他扫码下载“中国联通手机营业厅”APP,然后再通过该APP取号排队。
“我只是来办个业务,为啥要下APP?何况我现在办的是拆机业务,以后不用联通宽带,也用不着这个APP。”张先生提出自己的质疑后,该工作人员说,用户在营业厅办理业务就得取号,而要取号就得下载这个APP。
反复沟通无果,张先生最终不得不“妥协”,用自己装着中国移动手机卡的手机,扫码下载了中国联通的APP,然后又输入验证码、注册账号,再找到取号页面申请取号,花了五六分钟。
“如果是老人来办业务,会更麻烦。”张先生说,当时,旁边有一位70多岁的老人,同样被要求下载APP取号,虽有工作人员指导,但也摆弄了好一阵手机。张先生说:“原本几秒钟就办完的事儿,硬生生被弄得这么麻烦。”
工作人员解释 这是公司规定
事情真如张先生反映的一样,在联通办理业务,必须要求客户下载APP吗?
3月31日,记者来到开发区中国联通智慧生活馆营业厅。记者以顾客身份,向前台工作人员咨询此事,也同样被要求下载APP取号,该工作人员称,这是公司规定。
是否其他中国联通的营业厅也如此?4月1日上午,记者又走访了中国联通大润发营业厅和毅腾商都营业厅。
这两家营业厅门口都立着一块附有二维码的牌子,但由于营业厅内办理业务的人少,门口的工作人员并没有让记者和进来的顾客扫码下载APP取号。
没有其他取号方式吗?其工作人员称,只有这一种方式,如果老年顾客不会下载,他们可以帮忙操作,“让你们下载这个,你们以后交话费、查账单也更方便”。
不下载APP就不能办业务吗?记者提出质疑后,他回答说:“可以办,但你得等到所有在手机上取了号的人先办完。”
在通信运营商“三巨头”里,中国电信、中国移动是否也存在此类情况?
4月1日,记者先后前往中国电信、中国移动营业厅调查,未发现有必须先下载APP的规定。
不满强制捆绑 如同霸王条款
在这个信息化时代,大家对扫码关注公众号或下载APP越来越谨慎,保护个人信息的意识也越来越强。在此背景下,消费者张先生认为,中国联通营业厅要求用户下载APP取号之举,一方面,如同“霸王条款”,是不顾消费者意愿的“捆绑式取号”;另一方面,让用户在非必要非自愿的情况下上传个人信息,有侵犯个人隐私之嫌。
虽然营业厅提供的是线下服务,但却在前端取消了线下取号服务,只提供线上取号。
同样遭遇过此事的市民何女士认为,中国联通作为一家通信服务企业,理应给顾客应有的自主选择权,但却以这种方式来推广自身APP,提升下载量,实在不妥。
有市民对此举并不排斥,市民刘先生就很配合地下载了“中国联通手机营业厅”APP。他认为,APP有实用性,对于需要的用户来说,不必所有业务都跑到营业厅来,是好事儿;对于不需要的人来说,没必要强制下载。
老人操作困难 确实不太方便
到中国联通营业厅办理业务时,进入大厅后不能立刻取号排队,而需要扫描一个二维码下载联通手机客户端取号,这对于一些老年人操作起来比较困难,取个号需要很长时间,实在不便民。
在中国联通开发区营业厅,一位工作人员询问记者办理什么业务后,要求记者扫描门口摆放的一个牌子上的二维码。
记者扫码后,手机弹出一个页面,显示“扫码取号请下载中国联通手机App”,并附有下载链接,其首页上记者看到,既有交费、查看套餐余量等服务选项,也有外卖、电影、网购平台等不少商业推广信息。
记者问工作人员,如果老年人来,他们不熟悉手机操作怎么办?
工作人员说,她们可以帮忙取号,但一般情况下,还是让客户自己下载自己取号。
记者取号后,在大厅内观察了十几分钟,看到前来营业厅办理业务的老年人不少,大部分都不会扫码下载软件。
一位刚办理完业务的老年人对记者说:“我们老年人不太会用手机操作,习惯来营业厅办业务缴费。以前营业厅用取号机,取个号就几秒钟,现在到了门口,还是躲不过用手机操作这一关,确实不太方便。”
扫码取号业务 要求统一规范
昨日,记者将此事反映至中国联通10010官方客服。
接线员告诉记者,黑龙江联通现在全面开通了自有营业厅扫码取号业务,进厅首先进行扫码叫号,叫号成功后排队办理业务,省公司要求统一规范,手机下载APP叫号,且已经执行半年了,营业厅可协助用户操作。
记者表示,市民反映联通公司此举给客户添了麻烦更加不便,该接线员称,他只负责接待客户的投诉,和做出规定的是两个部门,所以,他也没有办法解决这件事。
这位接线员还表示,此前也接到过这方面的投诉,他们会结合顾客的诉求,向上级领导汇报处理。
选择服务自愿 权益不可侵害
针对此事,记者采访了市消协的工作人员。据介绍,消费者享有自主选择商品或者服务的权利,联通公司此举,明显是侵害了消费者的自主选择权。
工作人员告诉记者,所谓自主选择权,是指《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九条规定的“消费者享有自主选择商品或者服务的权利”。
消费者在购买商品或接受服务时,都不会盲目进行,而往往是根据自己的需要和喜好来选择商品或服务。因此,自主选择权是消费者的一项基本权利,从法律上,对消费者的自主选择权加以尊重和保护,是十分必要的。那么,在消费领域中,消费者到底有哪些自主选择权呢?
《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九条第二款作了比较明确的规定:有权自主选择商品或服务的经营者;有权自主选择商品品种或服务方式;有权自主决定购买或者不购买任何一种商品、接受或者不接受任何一项服务。
总之,消费者在购买商品或者接受服务时,选择商品和服务的行为必须是自愿的,不必以经营者的意愿为自己的意志,主动权应牢牢掌握在自己的手中,有权要求经营者介绍有关商品或服务的知识,以便做出购买商品或接受服务的决定。
记者手记:“店大欺客”该休矣
每个家,都有家规。俗话说得好,无规矩不成方圆,但别忘了,家规是指一个家庭所规定的行为规范,只针对自己家有效。
而有的公司弄混了这一概念,“这是公司规定”,好一个“公司规定”,拿着你的“家规”,堂而皇之地来要求所有人,大家是不是感受到了那位工作人员想当然的口气?“店大欺客”的嫌疑是逃不了的。
通过强制的方式,来要求客户来“享受”这些服务,未免让人难以接受。人都到了现场,取号排队还非得下个APP,都面对面了,还用软件聊天,闹心不?
当下,为了推广自己的APP,大家都在各显神通,但中国联通的这种做法实在是有点儿简单粗暴,把客户当“韭菜”随意摆弄,这种随意消费客户资源的做法,实在是伤害了客户的心,相信相关部门会有一个说法。
文/摄 大庆晚报记者 庄文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