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油头化尾”挖掘新富矿

大庆日报

|

2021-03-11 05:15:30

  原标题:随着三大“油头”相继投产,110万吨“化尾”原料全面承接,“185”工程超额完成,“3+N”格局逆势崛起,“油头化尾”产业在交出高分答卷的同时,也带来了巨量商机

  在“油头化尾”挖掘新富矿

  编者按

  在报告中读趋势,在报告中找商机。

  大庆市第十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六次会议对今年以及未来几年大庆经济发展的主攻方向、实现路径进行了战略部署。报告里的“发展思路、主攻方向”“改革创新、高质量发展”定会带来“乘数效应”,释放出数倍的财富。

  近几年,每次大会之后,本报都会推出“读商机系列报道”,这些报道已经成为经济界人士的“阅读期待”。

  日报即日起推出“从两会报告中读商机”系列报道,对报告进行再解读,分析报告字里行间透露的商业信息,以期为创业者提供更多商机。

  新时代,新使命,新征程。

  2021年,是“十四五”开局之年。作为大庆重构产业的重要支撑,“油头化尾”挺起大庆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脊梁”。

  站在新的起点上,大庆瞄准新航向,锚定了“油头”多头并进,“化尾”多链延伸的发展路径。同时确定了近期和中期发展目标:到2025年,“油头化尾”产业链实现主营业务收入4000亿元;到2030年,“油头化尾”产业链实现主营业务收入突破5700亿元,建成国家级石化产业基地。

  “油头”高昂,“化尾”劲摆,“油头化尾”投资潜力凸显,投资机会扑面而来。

  原文摘抄:

  大庆的转型发展关键看工业,必须加快培育百千亿级骨干企业、工业园区和产业集群。要在抓产业项目建设上求突破。全面实行重点产业“链长制”,搭建集成服务“五个平台”,确保重点产业项目开工率、资金到位率、投资完成率均高于去年水平。滚动实施油头化尾产业“185”计划,推动3大“油头”项目全面达产、力争新增炼量400万吨,加快新产投集团、正华集团和海天集团等“化尾”项目建设,力争油头化尾产业达到千亿级规模。

  ——摘自大庆市《政府工作报告》

  头壮尾长,首尾相连,“油头化尾”交出高分答卷

  2020年12月29日,大庆“化尾”迎来一个节点项目——市政府与正华新兴科技集团签署甲醇甲苯制对二甲苯工业示范项目合作框架协议。

  根据协议,正华集团将以大庆石化炼油结构调整转型升级项目提供给大庆市政府的22万吨甲苯为原料,配以外购甲醇40.42万吨,采用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自主创新、国内首创、国际领先的“甲苯甲醇制对二甲苯联产低碳烯烃流化床”创新技术,建设年产20万吨甲醇甲苯制对二甲苯工业示范项目。

  2021年1月21日,大庆高新区与北京明星绿能化工科技有限公司正式签订《相变储能材料项目合作协议书》,30万吨/年新型相变储能材料项目“云签约”落户高新区。该项目可承接大庆炼化公司液蜡原料,可让石蜡产品实现本地化利用,发展下游项目……

  作为大庆最大的接续产业,大庆的石油对我省、对全国举足轻重。经过60多年的开采,大庆油田依然保持着高水平产出,中国最大油气生产基地的地位依然坚挺。

  然而,这对处于转型关键期的大庆来说,还远远不够。

  2016年5月,习近平总书记视察黑龙江时为大庆的发展开出良方:要以“油头化尾”为抓手,推动石油精深加工,推动“油城”发展转型。

  2017年8月,省委将“油头化尾”上升为省级战略,标志着大庆“油头化尾”产业发展踏上新征程,进入新阶段。

  2017年9月,大庆市立足资源优势和产业基础,正式出台《“油头化尾”产业实施方案》,大庆第一接续产业开始真正破题。

  经过多年的不懈努力,“油头化尾”产业积之以渐,终成喷薄之势,集群绽放。

  尤其从去年8月底开始,备受瞩目的三大“油头”项目全面突破,大庆石化公司“大炼油”、海国龙油公司“550”、大庆炼化公司增产石蜡相继中交投产,2370万吨“油头”高昂。与此同时,“化尾”原料承接全部落实。针对大庆石化“大炼油”项目,每年新增5种110万吨基础化工原料,各个承接项目都已落地落靠。在建的大庆宏伟庆化从去年10月底开始,每天承接200吨-400吨混合碳四原料;大庆亿鑫化工从去年11月起,每天承接500吨混合二甲苯原料;海鼎新材料产业园承接8万吨丙烯,预计今年5月建成投产;承接丙烯原料的聚碳酸酯联合项目,将由龙江化工有限公司投资建设;正华新兴科技集团计划今年4月开工建设。这些项目全部投产后,可实现新增化工原料“吃干榨净”,延长“化尾”产业链,放大“化尾效应”。

  “油头化尾”主战场也从大庆高新区扩展到大庆经开区、各县区。在宏伟、庆化、林源3个专业化工园区的基础上,探索辟建了林源精细化工、龙凤化工新材料、让胡路石蜡、红岗天然气、杜尔伯特生物化工等产业园、园中园,构建形成了“3+N”的发展新格局。

  统计数据显示,去年一年中,“化尾”项目签约落地102个、开工建设90个、投产试生产53个,原油一次加工能力提升900万吨。全年重点实施“185”工程,即签约落地项目100个、开工建设80个、跟踪洽谈50个,任务指标全部超额完成。

  头壮尾长,首尾相连,“油头化尾”交出高分答卷。

龙油550项目建设现场。大庆日报记者 孙娜 摄

  超前谋划路径,150个产业链节点项目蕴藏新富矿

  2020年11月10日,大庆宏伟庆化石油化工有限公司与中石油昆仑燃气有限公司液化气大庆分公司正式签订合作框架协议,标志着庆化公司26万吨/年碳四深加工生产正式启动。截至目前,庆化公司累计接收大庆石化公司混碳四46465吨,平均日接收426吨,累计加工混碳四46205吨,产生余碳四38585吨,装车出厂38138吨,生产MTBE产品12111吨。

  公司执行董事、党委书记李晓江告诉记者,宏伟庆化是国有企业,属石油化工行业,由50万吨/年TMP装置、45万吨/年气体分馏装置、14万吨/年MTBE装置三套主体装置及配套设施组成,主要以大庆炼化公司渣油、蜡油、混合碳四为原料,生产丙烯、MTBE、液化气、汽柴油调合组分、丙烷等化工产品,于2015年正式投产。投产5年以来,公司累计加工原料336万吨,产值109亿,上缴利税25.8亿,连续多年跻身全省百强企业行列。

  推动三大“油头”项目全面达产,让李晓江看到了新机遇。“我们目前面临的最大问题是原料严重不足,如果原料供应稳定,我们能不断挖掘‘油头化尾’产业蕴藏的富矿。”李晓江说。

大庆亿鑫化工的原料罐车在排队等待卸车。

  2020年最难忘的事是什么?对于大庆亿鑫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刘潇来说,就是公司二期项目——10万吨/年废润滑油还原综合利用项目正式完成建设并开始生产。项目具有绿色环保、回收效率高、产品附加值高、盈利能力强等特点,可将废矿物油(润滑油)还原成为二类基础油,这是目前国际领先、国家鼓励的废润滑油回收工艺。2021年全年运行后,公司总体盈利能力将大幅度提升,公司总产值将突破10亿元大关、盈利也将迈入亿元水平。

  “油头”昂首阔步,为下游化工产业链延伸、集聚、增值创造了条件,“化尾”如何才能接得住、吃得下、消化好?我市超前谋划路径,确定了乙烯、丙烯等11个重点产业链,发展苯乙烯、丙烯腈等29个细分领域,谋划引进聚碳酸酯、合成氨等近150个产业链节点项目。

  “原料稳定就会催生项目投建,下游链条就会出现大量商机。”大庆锡达石油化工有限公司副总经理王宇难掩兴奋。

  大庆锡达石油化工有限公司是一家生产EPS(发泡聚苯乙烯)的企业,因为握有高等级阻燃型可发性聚苯乙烯(EPS)树脂生产技术,2020年,尽管受到疫情影响,但企业经过科学自救,产量不降反增,全年产量达7.2万吨,产值6亿元,同比2019年产量翻了一番。

  “技术和市场,我们都是首屈一指的,唯一的问题就是原料紧缺。以往公司的原料主要从辽宁抚顺、大连、锦州等地高成本运进。三大‘油头’建成投产后,我们会抓住大庆石化原材料供给的机会,让公司产值更上一层楼。”王宇说,一旦打破原料瓶颈,告别“无米之忧”,锡达能够满负荷运转,并将对上下游关联企业产生拉动作用。

  不久前,高新区与华垣石油化工有限公司正式签约的乙烯裂解副产品综合利用项目,也佐证了王宇的“原料稳定就会催生项目投建”的观点。该项目计划在大庆高新区兴化园区投资建设乙烯裂解副产品综合利用项目,承接的就是大庆石化对外销售的碳五、碳九、乙烯焦油的液体产品。主要建设15万吨碳五碳九综合利用装置和15万吨乙烯焦油深加工装置,主要产品为异戊烷、戊烷、精制轻芳烃、萘前轻油、工业萘等产品。项目建成投产后,年销售收入达11亿元人民币。

  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找到属于自己的“矿脉”

  如何抢抓千亿“油头化尾”产业带来的商机?

  “紧扣国家产业方向,抢抓产业‘潜力股’。”中信证券大庆营业部总经理郑文彬认为,国内化工行业的发力方向,就是石化产业供给侧改革带来的商机。比如,化工新材料补短板,碳纤维及复合材料、电子化工新材料、汽车轻量化非金属材料都存在很大发展空间;化工园区智能化改造,推动化工行业“两化”深度融合,深入开展智能制造和工业互联网试点示范,这是石化产业为信息行业提供的商机;提升服务能力,引导石化行业扩大投资,加强财税、金融、贸易等政策与产业政策对接,相关专业服务机构也可以从中获取商机。

  “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就能找到自己的‘矿脉’”,八一农大经管学院战略管理专家、教授韩光鹤说。

  他表示,创新是世界趋势,更是企业发展的引擎。作为传统的石化产业,把原始创新、系统集成和引进消化再创新结合起来,突出重点,着力攻坚,是增强大庆石化产业自主创新能力的有效措施。

  “产业配套建设也有商机可挖,化工园区会启动公用工程建设,如用电工程、用天然气工程、给排水工程等等,这些基础设施的建设,都将由专业的工程企业来实施,自然就是商机。”韩光鹤说。

  “放大格局,提升把握商机的能力,把企业放在全国市场上去谋划。”东北石油大学化工学院化工系教授胡云峰给出了他的观点。

  他表示,目前,我国主要石化产品生产能力位居世界前列,但产业集约化、规模化、一体化水平偏低,乙烯、芳烃产品对外依存度高,高端石化产品发展滞后,石化产业布局需要优化,这就是大庆的机会。一些大项目在落地之后,石化产业上游市场机制将更为灵活,下游发展空间自然广阔,应用端的加工企业就会越来越多,这里面就蕴含着很多商机。

  “在大庆石化产业的发展战略框架之下,进入石化领域的投资者一定不要把视野局限于大庆一隅,应把企业放在全国市场上去谋划。即使规模不够,市场占有率不高,也要高站位研究市场,从而选定方向、制定企业发展战略。”胡云峰建议。

  高新区石化产业促进中心副主任邓军说,大庆化工基础原料有规模优势,有专业配套环境和发展氛围,产业延伸增值有巨大空间。

  补链强链延链,做强“化尾经济”,推动转型升级

  “油头化尾”产业是我市的支柱产业,是区别于省内其他城市的特色产业,也是具有较强竞争力的优势产业。“油头化尾”正是大庆争当“排头兵”“把工业强市大旗扛起来”,为全省作出“大庆贡献”的关键良方。

  说起石油化工对人们生活的影响,直观感受就是油价的涨涨跌跌。事实上,石油化工除了驱动着现代工业高速运转和进步外,还为我们的日常生活提供了更多便利。

  毫不夸张地说,人们的生产生活离不开石化。以新冠肺炎疫情为例,无论是在疫情暴发的初期,还是阻断病毒传播的攻坚阶段,抑或是防控疫情新常态的当下,化工都为防疫抗疫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

  疫情发生后,各种防疫物资十分紧缺,而消毒液是防疫物资中使用最多、最广的物品。大庆石化实业公司凭借以往的配制经验,用最快的速度配制出了消毒液,经检验完全可以代替84消毒液用于生活物品的消毒。

  疫情持续扩散导致医疗物资供应非常紧张。为了满足市场需求,大庆石化开发公司在保证原生产数量不变的前提下,组织生产运输医用氧气,全力保障我市各大医院医用氧气供应……

  作为燃料,石油可能会被更清洁的能源替代,但作为一种矿产,它存在不可替代性。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未来石油可能会超出能源的范畴,作为化工原料更广泛地应用到日常生活中。

  “乙烯产量是衡量一个国家石油化工发展水平的主要标志,可带动塑料加工、石油树脂、医药制剂等十余条下游产品链,是所有炼化产业中对下游拉动效应最高的产业。我们将向国家级石化产业基地进军,让大庆化工企业迎来大未来。”荣登“2020中国石油和化工企业500强排行榜”的大庆市久隆精细化工有限公司董事长李国斌对记者说。

  随着疫情防控进入常态化阶段,为在2025年实现4000亿元产值目标,我们该如何应形势变化而加快“油头化尾”产业建设呢?

  邓军认为,由于疫情影响,石化行业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冲击,但我们要坚定信心,坚守信念,打造国家级石化产业基地的目标不动摇。面对原油加工装置规模小、汽柴油市场供大于求的现状,我市重点破解原油转化量不足的“油头”难题,建立多元化“化尾”原料供应体系,做到“少产成品油,多出化工原料,多产最终产品”,延长石化产业链条,提高产品附加值,不断壮大油城转型接续产业。

  韩光鹤表示,我市石化行业要抓住国家提出的“双循环”战略转变,通过创新提升核心竞争力来“补链、强链”,通过上下游产业链对接和协同来“延链”,重塑石化产业“双循环”格局,培育石化产业高质量发展新优势。

  大庆日报记者 戴小民 文/摄

特别声明:除大庆生活网署名文章外,其他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大庆生活网立场!

相关推荐

关于我们 | 人才招聘 | 权利声明 | 广告中心 | 联系我们

大庆生活网&大庆全媒体运营中心版权所有|本地最新、最快、最全面的资讯发布平台

中华人民共和国信息产业部ICP/IP备案中心:黑ICP备07000001号-1|互联网信息服务许可证:230231206001号